2009年,兴仁市正式启动了文明城市创建,如今已连续三届蝉联“全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作为黔西南州最“资深”、最“老牌”的文明城市,十年创建路上,兴仁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如今的兴仁,不仅有“天蓝地绿游人醉,蝶舞蜂飞花满园”的自然景色,更有一道道的让人流连忘返的文明风景。
广大市民对文明环境的期望,对文明秩序的盼望,对文明风尚的渴望,是兴仁市在文明创建路上戮力向前、攻坚克难的最大动力。十年,全市人民、历届领导沉下心、扑下身,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坚持“为民、惠民、育民、靠民”创建理念,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创建格局,推行“精准施策、精细作业”创建方法,建立“上下联动,全域创建”的长效机制,坚持创建工作年年抓、季季评、月月查、周周看,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全民参与合力抓,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街一路抓起,从一行一业管起,十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城市文明环境不断改善,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不断进步。采取新闻媒体、宣传栏、手机彩铃、短信、文艺演出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方式,让文明城市创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十年的文明创建历程中,更加融入了兴仁“仁义之乡”的城市血脉,也铸就了“兴旺之地”的城市品格,汇聚形成了全市人民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兴仁好,因为这里的人热情好客,不愧为仁义之乡;兴仁好,因为这里的好人多,总会得到热心帮助!”这是初到兴仁的外地人的共识。
好人道德建设看起来很“虚”,不好量化,但是一个地区发展与幸福的基础,更是一座城市的魂。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兴仁市狠抓文明城市创建不放松,并依托“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载体,在全市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探索不断创新机制,建立起了从村(居)、社区、乡镇(街道)、企业、单位逐级推荐的“五位一体”“好人”推荐机制,广泛发动群众推荐身边好人。在短短几年之间,一个只有50多万人口最年轻的县级市,就涌现出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6名、中国好人4名、全国最美孝心少年1名、全国媒体特别关注孝心少年1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名、中国好少年1名、贵州好人33名、全省美德少年7名、全省新时代好少年3名。如今,兴仁市已基本培育出了一种人心向善,学习、崇尚、关爱、争当好人的道德沃土,“好人”的种子正在仁义之乡的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十年来,兴仁市积极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模式,围绕既提升城市颜值,也涵养城市气质目标,把兴仁打造成建管并重、内外兼修的品质之城。
十年的打造,兴仁逐步形成了“一街一品、一城五园”的独特风格,主要街道、临街单位、门店的美化亮化工程,为城区夜景增添了色彩;“三线”入地、管网改造提升了城市美感和品位;城市道路提质改造、道路标识、标牌、标线以及公交停靠站点的完善,优化了道路交通环境;城乡卫生整治、社区街巷净化带来了兴仁文明的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成绩可喜,屯脚镇鲤鱼村、城北街道锁寨村、巴铃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兴仁凤凰涅槃、蝶变花开的过程。连续三届蝉联“全省文明城市”的荣誉,是对兴仁过去10年文明进步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再攀高峰的期许,如今,兴仁已加足马力,力争让文明之花在仁义之乡的广袤大地上盛开更艳!(兴仁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李鑫波 报道)
编辑:任常辉 责编:潘飞 编审:周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