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兴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州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组织路线,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强基础、抓人才聚合力,为实现撤县设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推动了兴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锻造忠诚之魂 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做到知行合一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线上线下并举,推动党员教育全覆盖。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和“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等活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兴仁党建公众微信号、支部微信群等媒体,扎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全市605个党组织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8000余次、“主题党日”活动36000余次、“党课开讲啦”活动3600余次、市级集中培训6100余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兴仁落细落实落地开花结果。
筑牢执政之基 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立志脱贫攻坚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始终坚持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扎实推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研究制定《兴仁市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的建设工作质量,推动全市农村、城市、机关、学校、公立医院、国企、非公和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陆击战、全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磅礴力量。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100%达标建设,切实选优配强“两委一队三个人”,全面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确保脱贫攻坚一线战斗有力、帮扶有效。发展党员1326人,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村支书(主任)共40人,88个村(社区)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储备村级后备干部895人。全市100余部门与156个村(社区)、10000余名公职人员与20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在脱贫攻坚一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五+二、白+黑、周末+假期”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一线冲锋陷阵,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二是坚持生命至上,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击战凝聚了强大合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坚持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旗帜,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关键时刻冲在前,危难关头豁出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始终带头坚持再苦也坚持在一线阻击、再险也坚持在一线逆行、再累也坚持在一线搏击、再紧也坚持为国分忧,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名名先锋战士、一个个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写下铮铮誓言,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战疫”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构建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维护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点“1+5”引领服务机制,建立临时党支部24个、临时党小组38个,设立党员先锋岗601个,引导全市11830名党员深入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2195名党员自愿捐款65.5609万元助力疫情防控,全市600余党组织12000余名党员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奋战在大街小巷、村头户间,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奋斗在疫情防控阵地前沿,构建了严密的群防群控体系,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形成了强大合力。三是坚持幸福至上,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人才振兴是撑起乡村振兴的顶梁柱,以县、乡、村三级换届为契机,切实选优配强市、乡、村三级领导班子,坚持“五级”书记遍访机制,充分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持续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80人,持续开展结对帮扶作,按照教师、医生不再包保要求,持续引导全市5000余名干部职工与20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156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战斗力量,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群众增收致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齐心协力抗疫
锤炼立身之本 坚决守住“三条底线”推动优质发展
助力科技兴农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练就过硬本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始终把坚守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勤政廉政“三条底线”作为干部干事创业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攻坚一线搭建干部干事创业的平台,把脱贫攻坚一线、疫情防控一线、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一线、改革发展一线、维护稳定一线等“六个一线”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阵地、展示才华的竞技场、培养选拔的主渠道,为各级干部在一线攻坚克难、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锻炼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锻炼干部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全市共选派10000余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坚持牢固树立选用干部向基层、脱贫攻坚一线倾斜的鲜明用人导向,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尺,把选人用人的目光聚焦脱贫攻坚一线,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干部、提拔使用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作为、干事创业,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二是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考验干部的“试金石”,着力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环境。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一线,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总体战、阻击战和人民战争,坚持选派能力强、能战斗的9800名干部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在疫情一线磨砺品格、增长才干,充分发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紧急时刻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人识别出来,不断构建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和谐发展环境。三是把项目建设一线作为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全面加快推进改革发展。把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相关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干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的“练兵场”,注重在项目建设一线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在项目建设中比学赶超、大显身手、贡献力量,凝聚了改革发展强大力量,加快推动兴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累计从“六个一线”提拔干部405名、进一步使用114名,切实做到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能干事的人有机会、干成事的人受重用,营造了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党建引领发展
拓宽引才之路 坚决服务“四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干部下沉一线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才聚智,在推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集各方面优秀人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兴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一是聚焦“四化建设”引才聚智。聚焦“四化”建设,结合全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需求和用人单位急需紧缺实际,以聘用、兼职、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人才,通过“中国贵州第八届线上线下人才博览会”等平台发布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职位200余个,成功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231名。聚焦加快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产业发展要求和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引进锦江技术团队200余名专家和相关专技人员及铝精深加工省外专技人才30余名。通过引进中科院物构所团队10名技术人才,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术为基础,在该市建设新型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引入50余名东部地区专业技术型人才到本地指导交流。聚焦非公企业发展,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19人,其中博士9人。二是围绕“乡村振兴”培土育才。深入推进“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积极引导农业技术专家发挥专业特长,组织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教学等技术服务工作1000余次,发动市农业局、林业局及各乡镇(街道)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集中会诊”技术服务培训124次,培训群众5364人,解决技术问题75个,覆盖全市77个贫困村。依托“三培养工程”“锦绣计划”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选派外出学习考察和聘请高校教师现身授课等形式,以种养殖、苗族刺绣、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商等为重点培训内容,培育和储备乡土人才300名。三是强化“服务保障”留才用才。先后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高层次人才津贴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强化政策激励,积极营造“尊才、惜才、爱才”的良好人才工作氛围,从组织、人社部门明确专人作为人才服务专员,按照“随时受理、直接服务”“专员接件、并联办理”的方式,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常态化服务,为高层次人才申报州管专家、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高层次人才津贴减免个人所得税及子女入学优惠等工作做好联络协调和对接服务。累计发放其他高层次人才津贴580.89万元,协助申报州管专家12人,其中博士学历2人;申报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14人。举办东西部扶贫协作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50期,组织10485人次专技人才到慈溪市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选派党政、教育、卫生、科技、统计、人社等领域100余名人才到慈溪市挂职学习,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让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施展才华、奉献力量,聚集各类优秀人才为兴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张官文 摄影/报道)
编辑:卢长玉 二审:刘宽怀 潘飞 终审:唐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