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贵州省2022年二季度集中开工仪式在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新城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现场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360个,总投资2058.69亿元。今年,贵州安排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347个,涵盖交通、水利、农业等多个方面,年度计划投资6448.79亿元。
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现场。张丽 摄
当前,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的139个重大工程项目已有48个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全年开工建设69个,总投资5196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919亿元。
一组组扎实的数据,映射着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的生动实践。我省紧紧抓住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项目强力推进,不断夯实基础、推动发展、提质民生,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基础建设促进大开放
五月初,贵阳北至南宁东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控制性重点工程——樟江多线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贵南高铁第六标段主线桥梁工程全部完成。
预计2023年底开通运营的贵南高铁是贵州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高速动车将贵阳到南宁的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这将是我省除贵广铁路外的另一条南下大通道,至此,独山、荔波等地将迈入高铁时代。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连接省内外的重要桥梁,已建成通车的8000公里高速公路、1527公里高速铁路让贵州走出去变得便利,畅通了与发达地区的联结,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
“自助行李托运、自助取票、机器刷脸查验,智能化的通关方式很方便。”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去年底启用后,经常往来于贵阳与杭州的李涛说:“更加方便快捷了。”智慧航空口岸实现了机场口岸信息化、智能化运行和管理,让旅客通关更加高效、有序和便捷,中国国际航空、山东航空、深圳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航班旅客已由T3航站楼乘机,机场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按照满足贵阳机场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的T3航站楼成为贵州新的桥头堡。
随着贵州交通领域重大项目一批批落地、投产、见效,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发展齐头并进,加快了贵州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步伐,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为贵州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创新能力大提升
在一个个大项目建设中,企业通过创新创造、技能改造、培育新产品、延长产业链等,求生存、寻出路、谋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6月2日,记者在织金县中石化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项目工地看到,项目建设正快速推进。“预计一期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0多亿元,每年可实现税收约4亿元。还可以形成下游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织金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吴洪说。
在遵义市汇川区高坪街道永胜村赵家沟,投资110亿元、建成后年产3.7万吨、产值过百亿元的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三期技改项目工程正按进度建设。“新厂房引入不少自动化设备,相比传统工艺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珍酒酿酒车间工艺员介绍。
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三期技改项目工程俯瞰
走进黔西经济开发区的黔希化工,年产5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正在进行土建基础工程施工。这是贵州最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利用西南地区最大的单套煤制乙二醇装置,每年可生产优等品乙二醇30万吨及部分副产品。
还有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习酒公司“十四五”技改一期、六枝特区磷酸铁锂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正按计划加紧建设,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在大项目建设中创新创造,贵州企业通过科技提升不断提高竞争力。
社会民生服务大提质
在建的一批大项目,涉及水利、城市交通、文化产业等方面,项目建成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大提质,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安逸、日子越来越幸福。
近段时间,各大水利工程项目捷报频传。凤山水库已完成2022年874米高程度汛节点目标,为2022年防洪度汛提供了保障。水库建成后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将有效缓解福泉市、瓮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供水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提高区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助推城镇化进程。
贵州正加速构建全省大水网,加快推进水利“百库大会战”,让即使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也能用上干净水、放心水。
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是长征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龙头项目,将运用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三维声场、机械舞台等最新科技手段,展现长征的故事和场景,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红色“打卡地”。它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在建设现场,项目综合协调负责人孔博生告诉记者,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73%,主体结构工程完成93%,预计7月逐步投入试运行,第四季度正式运营。
4月20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茶店站至顺海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贯通。贵阳市正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为确保大项目顺利建设,贵州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及政策支持。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截至5月,我省累计争取到中央各项补助3244.53亿元。此外,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12个部委(单位)还相继出台了配套支持政策文件。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