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APP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新闻中心>头条

【网络安全宣传周】聚焦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这场院士论坛,大咖们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2022-09-11 17:04 来源:兴仁市融媒体中心

网络安全如何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9月9日上午,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高峰论坛分论坛暨海上院士讲坛(第37期)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演播厅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珉等网络安全和数字化领域知名专家,上海市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亮金,上海证券报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以及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媒体代表,齐聚一堂纵论网络安全话题,普及网络和数据安全知识,并就当前热点进行交流。

上海市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亮金在论坛上表示,上海正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心城区,静安区始终把网络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统筹协调发展和安全,正在努力布局迎接数字化的浪潮,推出了“1+2+N”城区数字化转型整体架构,应对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在上海市委网信办支持下,静安区成为上海唯一、全国首批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地区,将构建区块链底层开源技术的平台和生态。同时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生态整体的培育,并依托重点园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网络安全产业集群。他表示,静安区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让交流成果尽可能落地,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

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亮金

上海证券报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强调了网络信息安全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叶国标提到,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黑客恶意攻击、病毒肆意扩散,互联网黑色产业链猖獗、涉网犯罪案件高发,还有一些“有鼻子有眼”的网络谣言谎言,混淆视听、真假难辨……数字经济时代,守护网络安全必须有完备的制度体系、先进的高科技软硬件、发达的产业化、众多国际一流人才,还要求公民具有丰富的网络安全理念知识和技能。

上海证券报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指导,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证券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共静安区委网信办、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协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战略支持。活动同步在新华社现场云、上海证券报抖音/微博/客户端/网站、新华每日电讯快手号/视频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视频号等同步直播。

开创安全可信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沈昌祥,就开创安全可信数字经济新生态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重要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虽然到处都是数据,但人们又常常面临数据短缺。“大数据犹如钻石矿,矿石本身价值很低,首先要将数据产业化、智能化,才能实施数字化转型。”在沈昌祥看来,数字化转型即数字产业化,也就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再加工,形成数字化产品。“

数字产业化已经形成新型的产业链,影响到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个人设备隐私保护、供应链安全,必须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沈昌祥强调,当前,数字经济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必须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新生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沈昌祥

如何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新生态?“安全可信计算相当于人体具有免疫力,可确保健康。”对此,沈昌祥从原理上解释,网络安全风险源于图灵机原理缺少攻防理念、冯诺依曼架构缺防护部件和工程应用无安全服务的先天性脆弱缺陷。因此,设计IT系统必定存在大量未经处理的逻辑缺陷,传统“封堵查杀”补丁难以应对未知恶意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在实施计算运算同时,可并行进行动态的全方位整体防护,使得能完成计算任务的逻辑组合不被篡改和破坏,达到预期的计算目标。

沈昌祥介绍,中国可信计算通过感知预警应急反制、风险分析准确定级、评审备案规范建设、严格测评整改完善、监督检查消除隐患等“五环节”全程管控,实现了攻击者进不去、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统和信息改不了、系统工作瘫不成、攻击行为赖不掉等“六不”防护效果。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智能化技术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褚君浩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要互联网加上物联网,还要加上模型和控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需要网络安全守护,涉及到很多产业和技术,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依托网络流转,因此需要网络安全守护数字化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褚君浩

智能时代最大的特征是智能化的系统。褚君浩介绍,智能化系统的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动态感知、智慧识别和自动反应。在动态感知领域,目前有三种发展方向。第一是在现有已知的工艺下实现极致;第二是由新需求驱动,集成多方面新技术取得突破;第三是基础研究的拓展,在研究时发现的新规律用于新型传感器研发。褚君浩指出,现在传感器发展的趋势是高精度、高灵敏、高响应、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等。需要更加注重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新功能器件进行探索,在未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褚君浩表示,建设智慧城市有两个核心技术,一个实时感知,一个智慧分析。三大信息基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四个层面,感知、互联、分析、反应。智慧城市建设有五大应用场景,在城市综合管理、交通物流、贸易、能源环境安全、医疗文化教育五个方面都可以进行。物联网的建设有四个面向,分别是面向信息传感科技前沿、面向物联网技术产业发展、面向智慧城市数字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物联网建设中发展数字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化的转型,要从源头上深入研究,发明新技术,实现感存算一体化,实现精准探测设备;要实现更多维度的技术,来获得多维度信息;还要提升智慧分析、器件集成智能系统。在智能时代背景下,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信息传感、分析和技术的水平。

要重视新型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与关键技术的突破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珉在论坛上表示,要重视新型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与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网络安全,守护数字化转型,需要网络安全企业、科研院所与其他机构通力合作。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珉

杨珉介绍,目前我国互联网生态的发展已到了新阶段,这给现有网络安全与生态治理带来很大挑战。在涉及数字化发展趋势的基础研究中,相关部门需要有更大的突破和发现,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主动权。

杨珉表示,我国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将大量的社会公共数据融合在一起,社会治理、日常生活都在被新的计算模式影响,对城市数字化治理带来了挑战。建议政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谨慎评估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安全性,对新型网络安全风险有所认知与研究,提高警惕与防范意识,并做好应对准备。

杨珉认为,新技术在规模化应用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时,也可能带来新型的安全风险。建议网络安全企业、科研院所与相应机构加强合作,把风险发现和防范处理整合在更快、更高效的链条上,确保网络安全,守护数字化转型。

在圆桌互动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珉,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凯,格尔软件副总经理卫杰,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秘书刘忱,参与交流。嘉宾们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项目转型标准的定义;信息化转型深度发展态势下,信息化业务中数字资产的安全及国内、国际合规性;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的重要性;网络安全领域高校人才培养方法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从左至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珉、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凯,格尔软件副总经理卫杰、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秘书刘忱

(作者:陆家嘴金融网 来源:新华网)

责编:刘明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