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种颜色形容今天的贵州,那一定是绿色。这个充盈生机和活力的颜色,正成为贵州最动人的色彩。
贵州和美乡村一景 李绍坤 摄
2017年,“贵州生态日”正式设立,贵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整体跃升。让绿色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这是期盼,更是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已在贵州大地喷涌而出。
黄果树大瀑布。黄果树新闻传媒中心供图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求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202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确定了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坐标。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万亩林海 汪瑞梁 摄
立足新起点,贵州对良好生态的追逐有了更高境界——从关注环境治理到聚焦生态本身,从产业集约发展到绿色低碳发展,从“两山”转化初阶到探索出制度保障新路径,绿色发展的魅力曲线勾勒得越发饱满, 这片土地逐渐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窗口。
龙宫龙字田。安顺市委宣传部 供图
生态环境向“绿”
夏日,放眼贵州,绿水青山,生机盎然。
清新空气在当地,已是“标配”。2022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标。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标。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今年5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100%。
这里的河流湖泊,越发养眼。道真自治县芙蓉江,一江碧水如明镜,处处葱茏掩翠,这是当地多年来开展定期巡河、常态化巡河的成果。2022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 97.6%,出境断面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类别。
黔西市锦星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我和小树有个约会”爱绿护绿植树实践活动。图为“种下一棵树”活动。胡毅 摄
在生态保护这门功课上,贵州无疑是“尖子生”。连续九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省16个地区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贵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日前,由贵州省地矿局114地质大队承担的坪桥地下河系统污染防治试点项目顺利通过工程验收,这是我省首批被纳入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也成为让湘江河打秋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三类水标准的又一有力举措。
乌江黔西化屋村段水清岸绿。王庆辉 摄
青山绵延,流水不息。贵州的生态环境治理正从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和修复升级。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贵州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
一系列举措更加精准。今年3月起正式施行《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首次从立法层面明确“生产环境保护”概念;多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确保实现条条清水入大江;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全面部署……全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描绘一幅幅“施工图”“路径图”,现代化、立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成为护航多彩贵州逐绿前行的“压舱石”。
荔波小七孔景区。(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产业发展趋“绿”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贵州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沿着绿色高质量发展脉络,贵州探索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独到“见解”延伸到相关产业。
贵州磷化集团福泉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企业供图
贵州磷化集团福泉市马场坪工业园区,企业第一套磷石膏分解制酸联产水泥工程项目正在有序建设,预计年底竣工投产。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贵州磷化集团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53%提升至80.54%,高于全国约40%的平均水平。
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建成投运全省首座制氢工厂,可日产纯度99.999%的氢气600公斤,可供50余辆氢能公交车使用;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磷石膏、脱硫石膏、尾矿、赤泥、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弃物中“淘宝”,生产出来的干式粉体材料用水量接近于零……绿色制造成为贵州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贵州20家企业及3家园区入围,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贵州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贵州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懈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统调新能源发电量99.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83%,全省绿色电力累计成交量7.43亿千瓦时,用户用能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
威宁能源公司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资料图)。
这是贵州绿色动能崛起的底气。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大力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充分发挥中长期电力交易“稳定器”作用,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为产业发展蓄积起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贵州的绿色发展,一路向前,渐行渐稳。
“两山”转化逐“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如何拓宽?
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鲟鱼养殖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摄
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地处梵净山自然遗产地腹地,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太平镇不断创新“两山”实践,充分利用“梵天净水”大力发展水产业。目前农夫山泉一期建设了两条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饮用天然水生产线,具备年产22万吨饮用天然水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6亿元。
村民在织金县乌蒙利民生态茶场采茶 (陈曦 摄)
在贵州,好风景带来好“钱”景的精彩故事在全省各地不断上演。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探索和实践省份之一,贵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省绿色经济占比5年来提高了6.3个百分点,沉睡的生态资源,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更多更好的经济价值。
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贵州不断突破。
贵州第一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在赤水市发行。张浪 摄
——黔西市颁发全省第一张林业碳票,织金县贵州乌蒙利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贵州首张茶园林业碳票,全省首张竹林碳票在赤水成功发行……持续探索以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参与碳票存储、交易、融资等,推动碳票变现,让“碳票”真正变“钞票”。
——雷山县人民法院发出贵州首份《碳汇认购令》,责令滥伐林木的被告人向林业部门缴纳用于生态修复的“碳汇”认购资金11385.6元。这一创新举措借司法力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荔波农商银行与荔波县尧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合同,向其发放贷款100万元。这是全省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让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这些正是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潜力所在——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绿水青山日日新。在城镇山乡的绿意盎然中,贵州以“绿”为底的发展潜力,令人期待!
记者 尚宇杰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责编: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