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鹧鸪园村
余必丽是兴仁市城南街道办事处鹧鸪园村党总支书记,她做给百姓看,带着百姓干,用21年的坚守与付出,让原来的“三靠村”变身为富裕村,实现了自己“带领鹧鸪园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承诺。
图为余必丽(左二)到村民家里走访
眼下,鹧鸪园村村民们种植的烤烟正进入采收烘烤期,这段时间,余必丽时常在田间地头关注着村里烤烟、蔬菜等产业发展情况。 2002年以前,鹧鸪园村是水、电、路不通,“吃粮靠救济、吃水靠人抬、用钱靠贷款”的“三靠村”。在当年,谁也没想到,向全村承诺“一年后干不好自己走人”的村支书余必丽不仅兑现了承诺,还持续干了21年。
图为余必丽接受采访
鹧鸪园村党总支书记余必丽说:“鹧鸪园村那么多男人,为什么选外地的一个女生来给我们当支书?当时大家都抱着这种态度和看法,我就说给我一年的时间,如果我当得好,你们觉得需要,我继续当下去,如果不需要,我自己走。”
图为鹧鸪园村
当选后,余必丽带领大伙修道路、改造电网、引自来水、发展产业,村里先后共争取到各级各类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了鹧鸪园小学寄宿制学校,修通了兴仁市第一条长3.4公里的通村油路,修建硬化了25个村民组的通组路和串户路100余公里,实施了805户危房改造工程,对房屋进行美化、亮化,村里的公厕、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一应俱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余必丽说:“基础设施这一块整好了,老百姓很方便,我们带领村两委班子,一心就想为老百姓服务,首先从产业来做,原来大家穷,种的是庄稼,我们就想从这方面来改变。”
图为余必丽正在查看韭菜长势
余必丽决定利用自己学到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带领村民发展蔬菜产业,但却遭到全体村民的反对,余必丽就带头做示范。2008年,余必丽贷款2万元建了6个大棚,种植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反季节蔬菜,一年下来,创收6万多元。
余必丽说:“效果非常明显,赚到钱了,大家就跟着一起做,通过这六个大棚,在2013年的时候就争取到国家的项目资金170多万元,建立了174个大棚, 从那以后,老百姓在蔬菜这一块上实现了增收,大家富裕起来了。”
图为梁大书接受采访
鹧鸪园村村民梁大书说:“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也搞了一点蔬菜种植,每年每亩地基本上有二、三万块钱的收入。”
图为大棚里长势良好的蔬菜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村里还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示范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牛、小龙虾养殖,种植韭菜、烤烟、花椒等产业。此外,利用村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聚集村寨优势,带领村民发展豆沙粑、棕粑等特色食品,开办农家乐,走乡村旅游路,村集体资产也由当初的一无所有壮大到如今的1800多万。
图为王军接受采访
城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王军说:“她有很好的发展思路,能够很好的组织群众发展产业,值得我们很多的同志借鉴和学习,带动我们的群众谋发展。”
在过去的21年里,余必丽带领乡亲们苦干、实干、巧干,把曾经“三靠村”发展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全省文明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让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也因此收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道德模范等70余项(集体),50余项(个人)荣誉,今年她又被评选为新时代贵州人,她也将继续带领鹧鸪园村村民共绘 “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余必丽说:“下一步,我们鹧鸪园村的工作,首先要抓好党建,然后带动我们的产业发展;同时,更要治理好我们的乡村,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打造出我们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从旅游的这块来着手,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收入,日子过得更幸福。”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黎凤花 王颖 实习生 赵媛媛 报道)
编辑:吴林洁
责编:刘明霞
二审:潘飞
终审:唐修元
总监制:赵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