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从世界气象组织(WMO)获悉,经系统申报、流程创新,由中国气象局申报的黑龙江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福建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等8个气象站被WMO认定为首批七十五年站类别百年气象站。
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 供图:福建省气象局
20世纪50年代,福建省气象台观测员在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进行降水量观测。供图:福建省气象局
“此举开创了WMO七十五年站类别先河。”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王建凯介绍,这是中国气象局在由WMO发起的百年气象站认定机制上的一大创新,有助于持续推进气象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将为后续全球该类别百年气象站的评选规范、技术审查、流程优化作出示范。
近期拍摄的兴仁国家气候基准站观测场 摄影:余航
60年代兴仁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一角
长期气象观测资料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和科学遗产,对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研等意义重大。2017年5月,在WMO执行理事会第69次届会上,首批60个WMO百年气象站名单公布。2023年,世界气象大会第19次届会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的七十五年站新认定机制。
8月2日,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 摄影:张云
1950年,西南军区气象处沙坪坝气象站职工在观测场合影。供图:沙坪坝区气象局
百年气象站是气候与生态的忠实记录者。在此次通过WMO认定的8个气象站中,黑龙江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建立于1939年,福建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重庆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建立于1934年,四川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建立于1932年,贵州兴仁国家基准气候站、新疆哈密国家基准气候站建立于1942年,甘肃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甘肃崆峒国家基本气象站建立于1937年,均满足运行时间七十五年以上、缺测不超过10%(不含战争和灾害等影响)、迁站没有造成气候特征变化等10个评选条件。
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 摄影:郑学金
崆峒国家基本气象站 摄影:邢刚
此次认定建站时间最久的是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该站于1932年7月建立,同年8月开展雨量等多种气象要素观测,距今已有92年的历史。其观测数据对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的天气预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参与WMO气象资料交换的台站之一,曾为“驼峰航线”、汶川地震服务保障提供重要气象数据支撑。
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全貌 摄影:张世妨
1932年峨眉山气象站建站时的情况 供图:乐山市气象局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百年气象站在人文、科技、历史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全社会重视气象设施保护的良好氛围不断形成,探测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山东、云南等省出台文件或立法规定具有特殊地理位置、气象观测条件以及重要气象历史价值的气象站不可迁移,多地建立百年气象站经费支撑机制,百年气象站历史文化素材挖掘、抢救、保护与利用等工作有序推进。
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 供图:姜雨岐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持续落实《新时代推进气象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2024年气象文化建设行动方案》,贯彻气象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求,不定期申请WMO百年站和七十五年站认定,加强台站重要历史事件和气候特点的发掘、整理、宣传。
哈密国家基准气候站老照片 供图:哈密市气象局
哈密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 供图:哈密市气象局
目前,我国已有18个百年站和8个七十五年站获得WMO认证。
来源:兴仁气象服务
编辑:胡蓉蓉
责编:潘飞
编审:唐修元
总监制:赵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