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为保障农业生产效益,提升耕地利用价值,兴仁市马马崖镇围绕“大不动小调整”原则,对公路沿线的散乱土地开展“化零为整”改造,着力抓好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谋划好产业,精准提供技术指导,打造农业产业孵化“温床”,助农增收。
群众思想动员“给力”,土地流转不掉“链子”。为加快坝区建设进度,整合零碎土地资源,马马崖镇坚持按照“一坝一班”“一坝一策”原则,抽调有经验、懂方法、熟乡情的老同志组成坝区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坝区土地流转和连片开发工作,力争让土地效益达到“1+1>2”的发展效益,坝区产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展开,直接由有资质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按年度向农户支付相应租金;另外,从坝区土地平整、道路管网铺设到农作物育苗移栽等各个环节,优先聘请土地流转农户到坝区务工,形成了公司出钱,农户出力双向增收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群众纷纷点赞坝区建设是一项降成本、提收益、保生产、利长远的民生工程,个个都铆足干劲将坝区建设当“自家”活干。
产业选择精准“发力”,找准产业富农“点子”。产业选择不精准,容易出现发展“水土不服”。马马崖镇紧扣“一坝一品,一坝一特色”的发展理念,围绕一个坝区,一个主导产业,一种发展模式,一条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思路,加强对百香果等长期产业的管护力度,加快推进烤烟、水稻、早熟蔬菜等短期产业的发展培育,构建“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坝区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选择方面,该镇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在优先保证粮食种植总面积的基础上,将发展何种产业的决定权交由企业自行决策,经营者可适当选择经济效益高,生长周期短的经济作物作为辅助产业,保证企业经营利润,避免因政府过度干预导致企业亏损,确保企业和群众端上产业“铁饭碗”,吃上产业“热乎饭”。
技术指导扎实“有力”,夯实坝区建设“底子”。马马崖镇聚焦“坝区调优,坡地调强”,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齐抓共管,选派10余名农技人员进行“蹲点服务”,广泛吸纳乡土人才,集聚了一批“土专家”、“田博士”自愿到坝区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指导农作物规范化种植,重点就坝区土壤改良、秧苗移栽、病虫防治、肥力补给等传授“诀窍”,着力推进以“技”增产,以“技”增收;结合地理因素和气候条件,灵活按照“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蔬则蔬”的产业选择模式,进一步强化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确保产量稳得住,产品销得出。
截至目前,马马崖镇已建成规模化坝区3个,总面积为2500余亩,主要发展烤烟、水稻、早熟蔬菜等产业,另外,还推广联增村乜蔑坝区“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业多效”的百香果套种芋头模式,规划集成粮仓+果园+菜园的坝区产业示范基地,配套建设冷链物流分拣中心,切实助力“黔货出山”。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吴明春 报道)
编辑:吴林洁 二审:潘飞 终审:刘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