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稻耳轮作”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确保粮食稳定生产,提高土地使用率,实现经济作物与粮食生产两不误。
图为村民们正在采收黑木耳
走进薏品田园街道杨泗屯坝区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菌棒上挂满了黑木耳,工人们正穿梭在菌垄间采收木耳。
薏品田园街道杨泗屯社区村民李正美说:“我们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整地,再到下棒,然后到现在的采木耳,10元钱一个小时,待遇都挺好的,要采到五月份左右。”
图为村民们正在采收黑木耳
该基地于去年十月份种植木耳,种植面积达300余亩,今年三月迎来首次采收,得益于科学良好的田间管理,木耳长势良好,预计鲜木耳亩产量可达上万斤,小菌棒成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接力棒”。
图为黄民凤接受采访
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博士黄民凤说:“我们从配方、菌种、含水量等各方面去把控它的质量。”
图为李允云接受采访
贵州兴禾润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管理员李允云说:“我们亩产量,干的采得到1千斤左右,生的采得到1万多斤,销售基本上不愁,东北那边的客商会来收,价格平均在30元一斤。”
图为黑木耳种植基地
据了解,为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薏品田园街道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根据水稻、木耳生长周期,探索“水稻+木耳”轮作模式,引进贵州兴禾润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市新联会在薏品田园种植黑木耳,木耳采收结束以后,菌棒还可以作为肥料还田,再种植水稻,这样一来,既让冬季农田不闲置,也保障了粮食产量,一举多得。
图为梁嘉强接受采访
薏品田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嘉强说:“我们是以‘粮耳’模式来推进黑木耳的种植,在春季种植水稻,保证粮食安全,在十月份黑木耳下地,这样来增加土地的亩产值促农增收。今年,我们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菌棒厂的建设,做好菌棒数量和质量上的控制;二是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参与种植,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黎凤花 包华露 报道)
编辑:吴林洁
责编:刘明霞
二审:潘飞
终审:唐修元